诗词原文
赞邛州英豪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
文武双全名远播,忠肝义胆志难酬。
风云际会应时至,龙虎风云共一秋。
千载谁堪继后尘,英名永载史书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文同虽为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但并无直接证据显示其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文同,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他工诗文,善书画,尤长于画竹,开创了湖州竹派,与苏轼交谊甚笃,苏轼曾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其对竹的喜爱,而文同正是画竹的高手。
译文
邛州之地有英雄豪杰,英姿飒爽,气度不凡,这样的人物即使在古代也是难以寻觅的,他文武双全,名声远扬,忠肝义胆,志向高远却难以完全实现,风云际会之时,他应时而起,如同龙虎风云般共同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谁能继承他的遗志呢?他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史书之上。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邛州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英姿和气度非凡,文武双全,忠肝义胆,是难得的人才,诗人通过描绘他的风采和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寄托了对后世能够继承其遗志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崇敬之情,诗中“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一句,既点明了英雄人物的地域背景,又突出了其非凡的英姿和气度,而“文武双全名远播,忠肝义胆志难酬”则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人物的才能和品质,以及他未能完全实现志向的遗憾,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后世能够继承其遗志的期望。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游历邛州之时,他听闻了当地一位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深受感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英雄人物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英雄人物的英姿和气度,以及他的才能和品质,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能够继承其遗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