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闷欲远游身苦懒,病思闲话客谁过。
雨声滴碎荷池梦,云影扶疏竹径多。
药裹关心诗思减,酒杯到手睡魔呵。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心中烦闷想要远游却苦于身体慵懒,生病时渴望与人闲聊却又有谁来访呢?雨滴声声,打碎了我在荷塘边的梦境,云影斑驳,竹径深处显得更加清幽,因为病痛,我对诗歌的兴趣大减,每当酒杯到手,却又被睡意所困扰,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光下,松风声中,悠然自得地漫步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病中的心境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身体的慵懒,以及渴望与人交流的孤独感;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则直接点出病痛对诗人创作与生活的影响;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中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雨滴打碎荷塘梦、云影扶疏竹径等,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闷欲远游身苦懒”、“病思闲话客谁过”等句,直接表达了自己在病中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与人交流的渴望,而“何时得遂归田计”一句,则更是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疾病缠身,仕途不顺,心中充满了苦闷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病中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深刻反思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不屈不挠、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