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晓行

清·查慎行

星斗疏明禁漏残,

紫宸朝罢缀鹓班。

上车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

槐影初疏日气凉,

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

闲客清阴满北窗。

(注:此诗为节选,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查慎行(1650年-1727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查田,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不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后辞官归里,筑初白庵以居,专事著述,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敬业堂诗文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译文

清晨,星辰稀疏,天色微明,宫中的漏刻已近尾声,我(诗人)在紫宸殿朝拜完毕后,与其他官员一同退出,排列成鹓班的队形,上车时,不要怨恨早晨的霜冷,因为又能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享受一天的晴朗天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上朝后归途的情景,首句写清晨的宫廷景象,次句写朝罢后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上车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清晨的寒冷霜冻,也不失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和喜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宫廷的宁静与朝罢后的归途,诗人通过“星斗疏明”和“禁漏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晨特有的宁静氛围,而“上车莫恨晨霜冷,又得修途一日晴”则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这种乐观精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查慎行在朝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官员,他每天需要早起上朝,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策,这首诗可能就是在某次朝罢后,诗人归途中所作,面对清晨的寒冷和漫长的旅途,诗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抱怨和不满,反而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和享受这一切,这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从容和自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