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江南旧游
唐·韦庄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河。
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曾经随着织女渡过银河,还记得在那云间听到的第一支歌曲,别再唱贞元年间宫中供奉的乐曲了,因为当时的朝臣已经所剩无几,翠黛色的山峰不必挽留五马(指高官),皇恩只允许我留在三河之地(指关中地区),长安的风光还像昨天一样,是谁在城南的杜曲旁醉倒了呢?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庄回忆自己在长安的旧游之作,诗中通过回忆自己曾随织女渡天河、听到云间歌曲等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等句,透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长安的光景依旧,但人事已非,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为线索,通过描绘往昔的美好场景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诗中“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等句,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无奈,最后两句“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以问句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旧游的深深眷恋,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往昔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念与向往,诗人也深刻感受到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悲凉,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