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樵汲涧俱清绝,聊为煎茶一据床。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拾樵汲涧俱清绝,聊为煎茶一据床。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寂寞之中我掩上了柴门,面对着苍茫的落日余晖,鹤的巢穴筑在松树之上,人们很少来探访我这简陋的柴门,绿色的竹子长出了新的嫩粉,红色的莲花凋谢了旧时的花瓣,我拾取柴火,从山涧取水,这一切都显得清新绝妙,姑且就在此煎茶,坐在床榻上享受这份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前两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只有落日相伴;中间四句写山中环境的清幽,鹤巢松上,人迹罕至,绿竹新粉,红莲旧衣,充满了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写诗人拾樵汲涧,煎茶据床,享受着这份清绝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色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两句,既写出了山中的幽静,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淡泊,而“拾樵汲涧俱清绝,聊为煎茶一据床”两句,则更是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信奉佛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山中的自然景色,有感而发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