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铁马蹴冰悲昨梦,朱颜辞镜感颓龄。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芳草绿萋萋,君去杳如黄鹤栖。
灞陵夜雨桃花笑,杨柳春风度陇愁。
情多唯恨花无语,愁极方知酒有情。
忆昨红颜全盛日,汉家天子正风流。
(注:铁马蹴冰悲昨梦,朱颜辞镜感颓龄两句,在部分版本中可能并不直接出自《代悲白头翁》全诗,而是后人根据刘希夷诗意提炼或误传加入,但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融入整体情境中进行构想。)
作者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代诗人,一名挺之,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生平事迹见《全唐诗小传》,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离思,词旨悲苦,未脱齐梁以来绮靡之风,但较有生活气息,风格也清婉动人,一说,宋之问害死了刘希夷,占有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
译文
(针对铁马蹴冰悲昨梦,朱颜辞镜感颓龄两句的译文)
铁骑踏破冰河,悲叹往昔之梦已成空;红颜对镜自照,感伤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释义
铁马蹴冰:象征着过去的英勇与壮志,可能暗指曾经的辉煌岁月或战争经历,悲昨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叹。
朱颜辞镜:指青春美貌逐渐消逝,面对镜子时感受到的年华老去,感颓龄,即感叹自己已步入衰老之年。
赏析
这两句诗以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铁马蹴冰的豪迈与悲昨梦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而朱颜辞镜的细腻描绘,则直接触动了读者对青春易逝、容颜老去的共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刘希夷生活在唐代初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个人命运的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总是相伴而生,刘希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铁马蹴冰悲昨梦,朱颜辞镜感颓龄两句,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时刻,面对自己或他人的青春逝去、壮志未酬的情境下,有感而发,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