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林景熙
雨余涧落双虹白,云合山余一发青。
天末凉风送远客,松梢残日伴归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景熙(1242年—1310年)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刻的感受,入元不仕,以诗文名世,其作品多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情感深沉,风格苍劲。
译文
雨过天晴后,山涧的水流清澈,两道彩虹横跨天际,洁白而绚丽;云雾缭绕之中,山峰若隐若现,只露出一抹青翠的山尖,天边吹来的凉风似乎在送别远方的客人,而松树梢头那即将落山的夕阳则陪伴着我踏上归途。
释义
雨余涧落双虹白:雨后山涧水流清澈,天空中出现两道洁白的彩虹。
云合山余一发青:云雾聚集,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只露出一丝青翠。
天末凉风送远客:天边吹来的凉风似乎在为远行的客人送行。
松梢残日伴归程:松树梢头的夕阳陪伴着归途中的行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行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雨余涧落双虹白”以雨后清新的景象开篇,彩虹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绚丽和祥和,次句“云合山余一发青”则通过云雾与山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后两句“天末凉风送远客,松梢残日伴归程”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凉风与残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远行与归途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林景熙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景熙南宋末年或入元之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林景熙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刻的感受,入元后,他虽不仕新朝,但心中仍怀有对故国的深深眷恋,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雨后山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反映了诗人在历经战乱后的一种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