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漏声中听曳铃,翩翩吹帽出郊垧。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重阳日即事

宋·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横。

寒花凝露彩,秋菊照霜荣。

残漏声中听曳铃,翩翩吹帽出郊垧。

谁云樽酒对秋景,自有欢娱逐赏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适,字太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留名。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适,作为宋代的一位诗人,虽然其具体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与节日氛围,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文人情怀,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译文

重阳佳节清晨天空晴朗明净,四郊云雾缭绕。

寒花上凝结着露珠,闪耀着光彩,秋菊在霜冻中更显繁荣。

在漏壶将尽、钟声悠扬之时,我戴着帽子,随着铃声翩翩走出郊外。

谁说对着秋景饮酒会感到凄凉?我们自有欢乐和赏玩的情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清晨,诗人漫步郊外,欣赏秋景,感受节日氛围的情景,诗中“残漏声中听曳铃”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节日的庄重与热闹;“翩翩吹帽出郊垧”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轻装简行,心情愉悦地走出城市,融入自然的场景,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闲适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自然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氛围,首联“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横”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颔联“寒花凝露彩,秋菊照霜荣”则通过对寒花和秋菊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颈联“残漏声中听曳铃,翩翩吹帽出郊垧”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节日的庄重与热闹,又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谁云樽酒对秋景,自有欢娱逐赏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自古以来就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这首诗很可能是李适在重阳节期间,外出郊游,欣赏秋景,感受节日氛围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文化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