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
宋·陆游
埋没文书每自怜,偷闲出郭一欣然。
柳边新绿风初暖,陌上晴光日正妍。
野老逢人争识面,村童随我学垂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被繁琐的公文埋没常常自我怜惜,难得偷得空闲出城游玩心中无比欢喜,柳树边新绿初现春风带来暖意,田野间阳光明媚景色正妍丽,乡野的老人遇见我都争相认识,村里的孩童跟在我身后学习甩鞭,黄昏时分归来饱餐一顿后,不脱蓑衣就直接在月光下躺卧休息。
释义
首联“埋没文书每自怜,偷闲出郭一欣然”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公务繁忙的无奈与自我怜惜,以及难得抽出时间出游的喜悦心情,颔联“柳边新绿风初暖,陌上晴光日正妍”描绘了春天郊外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绿初现,风和日丽,颈联“野老逢人争识面,村童随我学垂鞭”通过描写与乡野老人的亲切交流和孩童的模仿,展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和谐画面,尾联“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前”则表现了诗人归家后的闲适与自在,直接躺卧在月光下,体现了其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描写自己偷闲出游所见所感的佳作,全诗以“偷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郊外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埋没文书每自怜”一句,既是对自己公务繁忙的无奈,也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而“偷闲出郭一欣然”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出游的喜悦心情,后三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喜悦和闲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面对繁重的公务和压抑的政治环境,内心渴望自由与闲适,于是偷得空闲出城游玩,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超脱精神,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