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书怀
宋·陆游
书剑当年隘九州,白头归卧一窗幽。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当年我手持书卷和宝剑,豪情壮志足以驰骋九州;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却只能独自卧在这幽暗的窗前,我的壮志雄心并未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老去,即便死后,我也要做那为国捐躯的英灵,成为鬼中的英雄。
释义
首句“书剑当年隘九州”回忆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书卷为伴,以剑为友,心怀天下,意气风发,次句“白头归卧一窗幽”则转到现实,描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落寞,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壮志未酬,即便死后也要继续为国效力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所作,充满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到晚年的孤寂落寞,情感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坚定的爱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也要以鬼雄的身份继续守护国家,这种精神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颗永不言败的爱国之心,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