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旅怀
宋·欧阳修
天涯到处自生愁,游子征尘暗弊裘。
风卷寒云暮雪重,独怜羁鸟去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又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漂泊天涯处处都自生哀愁,游子身上的征尘染黑了旧衣袍,寒风卷起阴云暮雪更加沉重,独自怜悯那远行的鸟儿悠悠飞去。
释义
天涯到处自生愁:无论走到哪里,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愁绪。
游子征尘暗弊裘:长途跋涉的游子,身上的尘土使旧衣显得更加暗淡破旧。
风卷寒云暮雪重:寒风呼啸,卷起了阴云,傍晚时分大雪纷飞,天气更加严寒。
独怜羁鸟去悠悠:独自怜悯那像笼中鸟一样被束缚的游子,他们只能无奈地远行,渐行渐远。
赏析
这首诗以“旅怀”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游子漂泊生涯的深切同情和感慨,首句“天涯到处自生愁”直接点明了游子的愁苦心境,无论走到哪里,愁绪都如影随形,次句“游子征尘暗弊裘”则通过描绘游子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他们的艰辛和困苦,第三句“风卷寒云暮雪重”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恶劣的天气环境,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凄凉和孤独,末句“独怜羁鸟去悠悠”则以“羁鸟”比喻游子,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刻画出游子的形象和情感世界,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游历四方、体验人生百态的过程中创作的,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欧阳修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早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任职;晚年又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迫退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关注那些像自己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游子的同情和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