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刘长卿
投老欲依僧,何处建禅扉。
泬寥孤鸟过,萧飒众芳稀。
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
白云相送出山去,松月随人到家来。
作者及朝代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晚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丽雅致,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刘长卿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他的五言律诗尤为出色,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年老了想要依靠僧人生活,不知该在哪里建造禅房。
空旷的天空中一只孤鸟飞过,花草凋零,芳香稀疏。
年老后回到东方故乡,那份闲适自在的风味依旧,舂陵的小山丘陪伴着我度过悠闲的时光。
白云送我出山去,松林和月光也伴随着我回到了家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联表达了诗人想要依靠僧人生活的愿望,但不知何处是合适的禅房;颔联通过描绘空旷的天空和凋零的花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幽的氛围;颈联“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是诗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年老后回到故乡,依然保持着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舂陵的小山丘成为了他闲居生活的伴侣;尾联则以白云、松林和月光为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中“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一句尤为出色,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晚年闲居时所作,当时他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晚年官终随州刺史,在闲居生活中,他感受到了宁静与自在的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