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灵壁石
宋·苏轼
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露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他虽多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译文
林虑山的奇石和灵壁山的怪石都是天地间的珍宝,它们一旦散落人间,就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当我空腹饮酒时,这些石头的棱角仿佛在我胸中显露出来,它们在我的肝肺之间如同树木的枝丫般交错生长,在露水中显得更加生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林虑山和灵壁山的奇石之美,诗人将它们比作世间的珍宝,这些奇石一旦落入人间,便再也无法回到它们原本所在的山林之中,诗人通过饮酒后的想象,将这些奇石的形态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融合,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林虑山和灵壁山的奇石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露间”的生动描绘,将饮酒后的想象与奇石的形态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既表现了诗人对奇石的喜爱,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也能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在北宋时期,苏轼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在这些地方,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自然美景和奇石异木,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欣赏林虑山和灵壁山的奇石时,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逆境中,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