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三山三十载,交亲渐觉眼前稀。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一住三山三十载,交亲渐觉眼前稀。

林泉深处人相远,风雨寒宵雁自飞。

黄菊开时伤远别,青山老处忆初归。

悠悠心事谁能会,独坐南斋一径秋。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颇丰,题材广泛,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在这三山之中居住了三十年,亲朋好友渐渐觉得在眼前变得稀少,林泉深处人们相互远离,风雨交加的寒冷夜晚大雁独自飞翔,黄菊开放时我伤感于远方的离别,青山老去时我回忆起初次归来的情景,悠悠的心事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坐在南斋,面对着一条秋日的小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三十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亲友离散的感慨,以及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首联直接点题,写自己在山中居住的时间之长和亲友的稀少;颔联通过林泉深处和风雨寒宵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孤寂;颈联以黄菊开时和青山老处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宁静生活和内心的孤独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诗中“交亲渐觉眼前稀”一句,既写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独,也暗示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哲理,而“悠悠心事谁能会”一句,则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中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中隐居多年后,面对亲朋好友的离散和时光的流逝,内心产生的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