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欲近露沾草,新月未高星满天。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

唐·白居易

清秋欲近露沾草,新月未高星满天。

独坐闲庭心自静,风摇竹影夜微寒。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清凉的秋天即将来临,露水已经沾湿了草地;新月尚未升到高空,满天繁星闪烁,我独自坐在闲静的庭院中,内心感到宁静平和;微风摇曳着竹子的影子,夜晚带着一丝寒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宁静而清凉的景象,首句“清秋欲近露沾草”点明了季节的转换,露水沾湿草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次句“新月未高星满天”则描绘了夜空的美景,新月未升,满天繁星璀璨,后两句“独坐闲庭心自静,风摇竹影夜微寒”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秋夜的感受,独自坐在庭院中,内心平静如水,微风摇曳着竹影,带来一丝寒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诗中“清秋”、“新月”、“星满天”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同时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对困境时的启示和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