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镜湖岁暮

唐·刘长卿

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

寒天日暮苍烟起,野旷人稀鸟自飞。

白首逢春犹送客,青云得路未言归。

明朝散发还沧海,更向蓬山路已迷。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入江南,担任过多种官职,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谪,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尤擅五言律诗,与韦应物并称“韦刘”,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

译文

岁末时节,镜湖边的霜叶已经落尽,听说大家要一同载酒出游,寒冷的天空下,日暮时分苍烟四起,原野空旷,人烟稀少,只有鸟儿在自由飞翔,我已年近白头,在这春日里还要送别友人,虽然仕途上有所进展,但还未谈及归隐,明朝我将散发归隐于沧海之畔,再向那蓬莱仙境的路途却已模糊不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镜湖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镜湖边的霜叶落尽、寒天日暮、苍烟四起、野旷人稀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失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联“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出游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寒天日暮”、“野旷人稀”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仕途失意、被贬谪期间,在唐代,文人墨客常通过游历山水、饮酒赋诗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压抑,刘长卿在此时可能也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通过描绘镜湖边的自然景象和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失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