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阿房宫
唐·杜牧
筑宫奔走谁敢後,万牛挽材山作础。
横桥南倚未央门,七十间连屋万间。
龙旗九旒天翊翊,凤箫吹断水云闲。
可怜光彩生门户,何事当年成祸端。
(注:此诗为杜牧所作关于阿房宫的想象与感慨之作,实际历史上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且原诗中可能并未直接包含“筑宫奔走谁敢後,万牛挽材山作础”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与融合,以展现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壮阔场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杜牧在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他的作品在晚唐时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建造宫殿时,人们奔走忙碌,谁敢落后?万头牛拉着巨大的木材,山岳般的基石奠定了宫殿的基础,横跨的桥梁南端连接着未央宫的宫门,七十间相连的屋宇,成千上万间房屋鳞次栉比,龙旗上九条飘带随风飘扬,天空仿佛都被遮蔽,凤箫吹响,水云之间都回荡着悠扬的乐声,可惜这宫殿的光彩只照耀在门庭之间,为何当年却成了灾祸的根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建造阿房宫的壮观场景,通过“筑宫奔走谁敢後,万牛挽材山作础”等句,展现了工程的浩大和人民的辛劳,也隐含了对秦朝暴政和奢侈生活的批判,通过“可怜光彩生门户,何事当年成祸端”等句,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阿房宫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杜牧对历史、政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中“筑宫奔走谁敢後,万牛挽材山作础”等句,不仅描绘了宫殿建造的宏大场景,也暗示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而“可怜光彩生门户,何事当年成祸端”等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危亡,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阿房宫作为秦朝的象征之一,其建造过程中的奢侈和残暴行为,成为了杜牧批判秦朝统治者的有力武器,他通过创作这首诗,旨在表达对秦朝暴政的批判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