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家夜行

宋·陆游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

灯火青荧人未寝,满庭风露湿苍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细草穿沙、残雪半融的夜晚,我行走在吴宫旧址旁,只见烟雾朦胧,水面遥远而清冷,梅花在竹林深处静静绽放,无人欣赏,但它的香气却在一夜之间飘过了石桥,归家的路上,我踏着月光下槐树的阴影缓缓前行,家就在那片花行更往西的地方,到家时,只见灯火微弱,家人还未入眠,满庭都是风露,打湿了苍葭(初生的芦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行归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归家之情,前两句写夜行的环境,中两句以梅花自喻,表达虽处困境仍坚守高洁之志,后两句则直接点出归家的温馨与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夜行归家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细草穿沙雪半销”与“吴宫烟冷水迢迢”两句,既描绘了冬末春初的寒冷与萧瑟,又隐含了历史的沧桑感。“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则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之志,其香气自能远播。“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两句,则直接点出了归家的主题,月光下的槐树阴影与家的方向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灯火青荧人未寝,满庭风露湿苍葭”则进一步渲染了归家的温馨与家的温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尽管身处逆境,陆游仍保持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夜行归家的途中,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归家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