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蜀州
唐·陆游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石镜山前当户牖,锦江水上接城楼。
频年奔走欲何求,万事不如归卧休。
却忆故时携客处,野亭寒日暮云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江湖上漂泊了四十多年,如同梦境一般,哪里敢相信人间还有像蜀州这样美好的地方,石镜山就在门前如同窗户一般明亮,锦江的水环绕着城楼流淌,多年来我四处奔走究竟是为了追求什么?世间万事都不如归去隐居来得自在,回想起过去与友人一同游览的地方,那野外的亭子在寒冷的日光下,傍晚的云彩渐渐散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蜀州(今四川崇州)的深深怀念与赞美,首句“江湖四十余年梦”概括了诗人多年的漂泊生涯,次句“岂信人间有蜀州”则通过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蜀州美景的惊讶与赞叹,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蜀州的眷恋与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梦”字开篇,既点明了诗人多年的漂泊生涯如梦一般虚幻不实,又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次句通过反问的形式,突出了蜀州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使其在众多游历之地中脱颖而出,后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蜀州的深深怀念与赞美,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偏安一隅与金人的侵略压迫,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同情,在这首《忆蜀州》中,我们却看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可能与诗人在蜀州期间的经历有关,陆游曾在蜀州任职多年,期间他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对蜀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离开蜀州后,他时常怀念那里的美好时光,并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不顺、国家动荡的背景下,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