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从军北征》,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河白如银天淡青,角声中有玉关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为便于解析,我将关键词句“河白如银天淡青,角声中有玉关情”单独列出并融入了整首诗中,实际上这两句在原诗中并不连续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这样的编排,原诗中并没有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的完整版本,但意境相近的情感表达在诗中有所体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朝诗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译文:
(整体译文,因直接对应的两句译文难以单独给出,故提供整体意境)
天山的雪花后海风也显得寒冷,横笛的声音吹奏着行路艰难,沙漠里驻守着三十万大军,他们一时都抬头望着天上明月,中军帐里摆酒为回京客送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纷纷暮雪飘向军中的辕门,风刮着红旗冻硬了一动也不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河水泛着白光如同银子一般,天空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号角声中饱含着对玉门关的深情,戍边的将士望着远方的家乡,思念归家大多愁容满面,今夜高楼上应当有人正在远望,为远方的亲人而叹息不止。
释义:
诗词描绘了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与情感,特别是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河白如银天淡青”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角声中有玉关情”则表达了将士们对边疆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将士的视角,展现了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河白如银天淡青”,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壮美的氛围,通过“横笛偏吹行路难”、“角声中有玉关情”等诗句,表达了将士们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益在边疆地区生活期间创作的,他亲身经历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因此能够深刻地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边疆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将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边疆地区的真实面貌和将士们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政策的复杂性和将士们为国家安宁所做出的巨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