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袍羸马遍天涯,恰似伶优著处家。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剧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敝袍羸马遍天涯,恰似伶优著处家。

春来处处百花发,秋至家家收枣华(花)。

七尺躯如千里马,一枝笔胜五花虬(qiú)。

欲求四足追风远,且放双眸送月华。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仕途不顺,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至泰定元年(1324)间,其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洒脱与清逸婉丽之长,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元散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译文

穿着破旧的衣服,骑着瘦弱的马匹,走遍了天涯海角,就好像是一个四处漂泊演出的戏子,把四海为家当作了常态,春天到来时,处处鲜花盛开;秋天到了,家家户户都收获着枣子,我这七尺身躯就像一匹能够日行千里的骏马,手中的一枝笔更胜过那五花虬(一种骏马)的奔腾之势,想要追求那如风般疾驰的千里马般的四足,暂且先放开双眼,去欣赏那皎洁的月光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自己穿着破旧、骑着瘦马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比喻自己如同一个四处演出的戏子,没有固定的家,诗中既有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敝袍羸马遍天涯”开篇,直接点出了作者漂泊天涯、四海为家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接着用“恰似伶优著处家”一句,将自己比作四处漂泊演出的戏子,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无定的感觉,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百花盛开和秋天的枣子收获,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前面的漂泊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深刻,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马致远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马致远在青年时期仕途不顺,中年虽然中进士并担任过官职,但晚年却选择隐居于杭州,这种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穿着破旧、骑着瘦马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种情感与他在仕途和隐居之间的转变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