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所要饱辛苦,文叔尚困芜蒌亭。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朝代:东汉

作者:班昭

吕母怀怨思,文叔未平莽。

丈夫所要饱辛苦,文叔尚困芜蒌亭。

时命乃大谬,弃之永幽冥。

高车还过轫,旌旆入广庭。

何意宕山子,猗靡托微名。

作者简介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东汉女文学家、史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诏续写《汉书》,同时被汉和帝召入宫中,担任皇后和诸贵人教师的职责,号“大家”,她除续写《汉书》外,还著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被后人辑成《班昭集》。

译文

吕母心怀怨恨与思谋,刘秀(文叔)尚未平定王莽。

大丈夫理应饱尝艰辛困苦,刘秀尚且被困在芜蒌亭。

时运命运实在荒谬乖戾,吕母因此被弃永沉幽冥。

高车驷马又经过故乡轫,旌旗飘扬进入宽广的宫廷。

为何宕山中的隐士,要依托微名而放纵不羁?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吕母(西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吕母)与刘秀(东汉开国皇帝)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时运不济的感慨,吕母因家仇而起义,最终失败;而刘秀虽曾历经困苦,但最终成就帝业,诗中“丈夫所要饱辛苦,文叔尚困芜蒌亭”一句,强调了成功前必须经历的艰难困苦,同时也反映了刘秀早期创业的艰辛。

赏析

班昭此诗,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诗中“丈夫所要饱辛苦”一句,不仅是对刘秀创业艰辛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男性应有担当与毅力的呼唤,通过吕母与刘秀命运的对比,展现了历史进程中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与冲突。

创作背景

班昭生活在东汉初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初定,新朝覆灭,东汉建立,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性,班昭对历史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她通过创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变迁、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作为一位女性,班昭在诗中展现出的对男性担当与毅力的呼唤,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限制。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