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镜湖
唐·贺知章
迎人渐见镜湖白,回首已失秦山青。
向晚欲寻彭泽宰,江楼月上柳条轻。
作者及朝代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学士,上表荐知章等,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玄宗时卒,赠礼部尚书。
作者简介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译文
迎上前来渐渐看到镜湖的水面一片洁白,回头望去已经看不到秦山的青翠颜色,傍晚时分想要去寻找彭泽县令陶渊明(此处借指隐逸之士),只见江楼上月亮已经升起,柳条随风轻轻摆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镜湖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迎人渐见镜湖白”写出了镜湖的水色之美,随着诗人的前行,湖面逐渐展现在眼前,一片洁白如玉,次句“回首已失秦山青”则表达了诗人对身后秦山的留恋与不舍,但回头望去,秦山的青翠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傍晚时分想要去寻找彭泽县令陶渊明,却只见江楼上月亮升起,柳条随风摆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游镜湖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迎人渐见镜湖白”以“渐见”二字写出了镜湖逐渐展现的过程,给人以动态的美感,次句“回首已失秦山青”则以“已失”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秦山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后两句则通过寻找彭泽县令陶渊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贺知章在晚年时期游历镜湖时所作,当时他已经辞官归隐,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游历镜湖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勾起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写下了这首《游镜湖》,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贺知章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展现了他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