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愁
宋·陆游
空阶点滴何由止,倦枕凄凉只自知。
灯前忽记还家梦,月到东南第几枝。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空旷的台阶上,雨点滴答作响,这声音如何能够停止呢?我躺在枕上,心中满是凄凉,这份感受只有我自己知道,在灯前,我忽然记起了回家的梦,那轮明月,此刻正照耀在东南方向的第几枝树枝上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首句“空阶点滴何由止”以雨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次句“倦枕凄凉只自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这种感受无人能够体会,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后两句则通过“灯前忽记还家梦”和“月到东南第几枝”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首句以雨声开篇,既营造了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乱与不安,次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这种感受深刻而真实,令人感同身受,后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或远离家乡时所作,在秋夜的寂静中,诗人独自躺在枕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凄凉,他思念家乡,渴望回到亲人的身边,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陆游的这首《秋夜愁》以其深刻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