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虹不隔江郊雨,一醆昏灯夜半时。的解释

春秋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郊夜雨

唐·韦庄

断虹不隔江郊雨,一醆昏灯夜半时。

微雨洒林初有润,轻烟笼树未成曦。

寂寥心事无人识,零落花枝满地知。

独坐空庭人不寐,秋声先到竹边池。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断裂的彩虹并未隔断江郊的细雨,夜半时分,一盏昏暗的油灯孤独地亮着,细雨微微洒落在林间,带来一丝湿润,轻烟笼罩着树木,天边尚未泛起晨曦,我心中的寂寞与愁绪无人知晓,凋零的花朵散落一地,仿佛它们也懂得我的心事,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夜不能寐,秋风吹拂的声音首先传到了竹林边的池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庄在江郊夜晚雨中的孤独心境,首联通过“断虹”与“江郊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雨后的景象,微雨与轻烟交织,营造出朦胧而静谧的夜色;颈联转而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寂寥心事无人理解,只有落花相伴;尾联则以诗人独坐空庭、夜不能寐的情景收尾,秋声先到竹边池,更添一份凄凉与孤寂。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郊夜雨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诗中“断虹不隔江郊雨”一句,既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景象,又隐含了诗人内心难以隔断的愁思,而“一醆昏灯夜半时”则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昏黄的灯光与夜半的寂静,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颈联与尾联则进一步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寂寥心事”与“独坐空庭”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饱尝流离失所之苦,心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江郊夜雨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在乱世之中,诗人以诗为伴,以酒为友,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情感与思绪,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