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廉纤不濡土,忽闻檐溜喜无穷。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宋·陆游

小雨廉纤不濡土,忽闻檐溜喜无穷。

禾黍行看连阡陌,室家相庆乐丰年。

云开日出天如洗,风定波平水似绸。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细雨绵绵却未能湿润土地,忽然间听到屋檐滴水的声音,心中喜悦无比,眼看着田间的禾黍将要覆盖整个田野,家家户户都相互庆贺,期待着丰收的年景,云开日出,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清澈,风平浪静,水面如同绸缎般平滑,只愿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我甘愿不辞辛劳地走出山林,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释义

“小雨廉纤不濡土,忽闻檐溜喜无穷。”描述了小雨虽然细密但不足以滋润土地,然而当听到屋檐滴水的声音时,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喜悦,预示着大雨将至,能够带来真正的雨水滋润。“禾黍行看连阡陌,室家相庆乐丰年。”则描绘了雨后农田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庆祝。“云开日出天如洗,风定波平水似绸。”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美景,天空晴朗,水面平静如绸,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愿意为了百姓的福祉而付出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期盼和雨后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首联以小雨未能滋润土地为引子,引出诗人对大雨的期盼;颔联则通过描绘雨后农田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愿意为了百姓的福祉而付出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百姓生活困苦,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深感国家危亡和人民疾苦,因此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美景和对丰收的期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愿望,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