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吹雨白昼昏,谁扫云雾升朝暾?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雨

唐·王勃

阴风吹雨白昼昏,

谁扫云雾升朝暾?

四溟飞电裂长空,

万里雷霆喧震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自幼聪颖好学,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骈文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多次仕途不顺,最终在渡海省亲时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译文

阴冷的风吹来阵阵细雨,使得白昼变得昏暗无光,

谁能驱散这厚重的云雾,让清晨的太阳重新升起?

四面八方的闪电划破长空,如同巨龙飞舞,

万里之外的雷霆轰鸣,震撼着整个天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交加、雷电轰鸣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首句“阴风吹雨白昼昏”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昏暗景象,次句“谁扫云雾升朝暾”则寄托了作者希望有人能驱散云雾,让太阳重新照耀大地的愿望,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描绘雷电的威猛,增强了整首诗的震撼力。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阴风吹雨白昼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次句“谁扫云雾升朝暾”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后两句“四溟飞电裂长空,万里雷霆喧震天”则以更加震撼的笔触,描绘了雷电的威猛和力量,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观,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勃的个人经历有关,王勃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更加强烈,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交加、雷电轰鸣的自然景象,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王勃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被冠以“观雨”之名,但根据诗句内容和意境来看,它更多地描绘了一种风雨雷电交织的壮观景象,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观雨,在理解和赏析这首诗时,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更广阔的背景和语境中去考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