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野田黄鹤楼
唐·韦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
(注:“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这两句并非韦庄《黄鹤楼》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构建了一个虚构的情境,原诗并无此二句,以下解析基于这一虚构情境。)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词风清丽,多抒发离愁别绪及个人身世之感,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百年来只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茂盛的芳草,道路上歌声悠扬,人们洋溢着欢乐,村庄间露水滋润的谷物堆积如山,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空寂与周围自然景色的生机勃勃,以及人们生活的欢乐与丰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赞美。
赏析
“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两句,将诗人的情感从对历史的沉思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描绘,道路上歌声悠扬,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村庄间谷物堆积如山,则是丰收景象的直接体现,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韦庄在游历至黄鹤楼时,被其悠久的历史与壮丽的景色所触动,心中涌起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感慨,他也注意到了周围乡村的繁荣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充满欢乐,他将这份感慨与喜悦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既怀古又颂今的佳作,虽然“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两句为虚构添加,但整首诗仍体现了韦庄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由于“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并非韦庄原诗中的句子,以上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在实际学习中,应以韦庄原诗及其真实背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