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两角山亡恙,斗米三钱路不忧。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无名氏

孤云两角山亡恙,斗米三钱路不忧。

野老相逢开口笑,今年禾黍满田畴。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但也有一些佳作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而未能留下作者姓名,这类作品统称为“无名氏”之作。

译文

孤云悠然漂浮在两角山之上,山中安然无恙;一斗米只值三钱,路上行人不为生计发愁,乡间老翁相遇时都开怀大笑,因为今年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茂盛。

释义

孤云两角山亡恙:形容山中宁静祥和,孤云自在,没有战乱或自然灾害的侵扰。

斗米三钱路不忧:反映当时物价低廉,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出行无忧。

野老相逢开口笑:描绘乡村老人相遇时的喜悦心情,体现了邻里间的和睦与满足。

今年禾黍满田畴:说明今年农作物丰收,田野里稻谷和高粱等作物茂盛,是农民生活幸福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唐代乡村宁静祥和、丰收喜悦的生活画卷,首句“孤云两角山亡恙”以自然景象开篇,既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又隐含了社会环境的安定,次句“斗米三钱路不忧”则从经济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后两句通过“野老相逢开口笑”和“今年禾黍满田畴”的生动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与满足的氛围,展现了唐代乡村生活的美好图景。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知晓,但结合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朝某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富足,这首诗正是对这一时期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感,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特点,是唐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情感的一篇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