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行旅
唐·雍陶
看遍东南数十州,寄船却泝蜀江秋。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万籁自生听半偈,一身元是寄浮沤。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他的诗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抒发旅途中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译文
我已游历遍了东南地区的数十个州郡,如今却乘船逆流而上,迎着蜀地的秋色前行,身体多病让我思念起家乡的田园,而县里百姓的流离失所又让我感到愧对朝廷的俸禄,万籁俱寂中我聆听半偈佛理,意识到自身不过是世间漂浮的泡沫,何必再去追问人生的浮沉世事,这短暂的人生本身就如同一场梦境。
释义
首联“看遍东南数十州,寄船却泝蜀江秋”描述了诗人游历广泛后,选择逆流而上返回蜀地的情景,颔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颈联“万籁自生听半偈,一身元是寄浮沤”通过聆听佛理,诗人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虚幻,尾联“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则是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雍陶在秋日旅途中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的行旅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看遍东南数十州”与“寄船却泝蜀江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游历的广泛与归途的艰难,诗人通过“身多疾病思田里”与“邑有流亡愧俸钱”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颈联与尾联则通过聆听佛理和感悟人生,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雍陶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游历多年,对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入了解,长期的漂泊生活也让他深感疲惫和思乡之情,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他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和流离失所,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雍陶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行旅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