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
宋·陆游
一饭不妨支一日,读书常媿聒比邻。
山林有味身长健,门巷无喧耳自清。
独坐小窗风雨夜,高吟诗句动寒星。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一顿简单的饭食足以支撑一天的生活,读书时常常因自己的吟诵声打扰了邻居而感到惭愧,居住在山林间,享受着自然的美味,身体自然健康;门巷间没有喧嚣,耳朵也自然清静,独自坐在小窗前,听着风雨之声,在夜晚高声吟诵诗句,声音似乎能撼动寒冷的星辰,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在那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小径上,让自然之音自行鸣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村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读书和自然的热爱,首联“一饭不妨支一日,读书常媿聒比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读书时可能打扰邻居的歉意;颔联“山林有味身长健,门巷无喧耳自清”则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健康与宁静;颈联“独坐小窗风雨夜,高吟诗句动寒星”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独自吟诵诗句的情景,表现出他的高洁与超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村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一饭不妨支一日”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读书常媿聒比邻”则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诗人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健康与宁静,以及风雨之夜独自吟诵诗句的情景,表现了他的高洁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在村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感悟,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坎坷,晚年时期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