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壮丽昔无敌,城郭萧条今已非。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山川壮丽昔无敌,城郭萧条今已非。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性格豪迈,热爱自由,才华横溢,擅长多种诗歌体裁,尤其以绝句和歌行著称,李白的诗作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歌的一座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凤去楼空,江水依旧东流不停,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山川景色壮丽,往昔这里曾是繁华之地,无人能敌;而今城市却变得如此萧条,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着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释义

此句“山川壮丽昔无敌,城郭萧条今已非”直接描绘了金陵(今南京)从昔日的辉煌到如今的衰败,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萧条的感慨。

赏析

这句诗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前半句“山川壮丽昔无敌”描绘了金陵山川的壮美,暗示其历史上的繁荣与辉煌;后半句“城郭萧条今已非”则笔锋一转,揭示了眼前的荒凉与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因受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后南游金陵时所作,金陵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到了唐代,已不复往昔的辉煌,李白登上凤凰台,眺望四周景色,触景生情,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表达了对金陵古城兴衰更替的感慨,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