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哀故园
唐·韦庄
陈迹关心已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钟疏人语稀。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归期。
风前独倚斜阳树,遥忆当年歌舞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旧日的痕迹让人心生悲伤,眼前满目的劫后余烬更让人叹息不已,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古老的寺庙钟声稀疏,人声稀少,我已满头白发却仍未能归乡,青山连绵,何处才是我归家的日期?独自倚靠在风中的夕阳树下,遥想当年这里曾是歌舞升平之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园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不再的哀悼和对归乡无望的深深愁绪,首句“陈迹关心已自悲”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悲伤,次句“劫灰满眼更增欷”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劫后的灰烬,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后两句则通过空庭、日暮、古寺、钟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园变迁的深切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也通过自身的遭遇,表达了对归乡无望的深深愁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生平经历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可能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无法归乡,因此对故园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成为了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故园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