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泊江头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月色朦胧夜未央,哦诗不睡月满船。
清寒入骨我欲仙,水色山光共清绝。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中后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僧人,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创作,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以及僧侣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月色朦胧的夜晚还未到尽头,我吟诵着诗句,夜不能寐,月光洒满了我的小船。
清冷的寒意深入骨髓,我却仿佛要飘然成仙,眼前的水色山光都显得如此清新脱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泊船时的所见所感,月色朦胧,夜色深沉,诗人却毫无睡意,反而吟诵起诗句来,月光洒满小船,清冷的寒意让人入骨,但诗人却觉得这种清寒让自己仿佛要飘然成仙,眼前的水色山光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清新脱俗,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首句“月色朦胧夜未央”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哦诗不睡月满船”则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吟诵着诗句,夜不能寐,月光洒满了他的小船,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后两句“清寒入骨我欲仙,水色山光共清绝”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他感受到了清冷的寒意,但并未觉得不适,反而觉得这种清寒让自己仿佛要飘然成仙,眼前的水色山光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清新脱俗,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形成了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一次月夜泊船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泊船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这种情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反抗,但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