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吏难堪簿领迷,深居聊复学幽栖。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作吏难堪簿领迷,深居聊复学幽栖。

山园日静百花开,竹径风微暑气低。

林鸟时来窥户牖,池鱼自乐动涟漪。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得自知。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

译文

身为官吏难以忍受公文簿册的繁琐迷乱,于是深居简出,姑且学习隐士的幽居生活,山中的园子日日宁静,百花竞相开放;竹林小径微风轻拂,暑气也变得低沉,林中的鸟儿不时飞来窥视门窗,池塘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泛起层层涟漪,这里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只有我这幽居之人才能够自己领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作吏难堪簿领迷”直接点出诗人对官吏生活的反感;次句“深居聊复学幽栖”则表明他选择深居简出,学习隐士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山园日静、竹径风微、林鸟窥户、池鱼自乐的幽居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自在的氛围,末句“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得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自我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幽居生活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自在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即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创作的,面对官场的繁琐和复杂,诗人感到疲惫和厌倦,于是选择深居简出,学习隐士的生活方式,在这段幽居的日子里,诗人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心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