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论纷纷枉见仇,吾身自计本悠悠。全诗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世论纷纷枉见仇,吾身自计本悠悠。

闲居寡欲养身病,独坐清心看水流。

名姓不随人事改,文章惟待后贤求。

何时归隐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世间舆论纷纷扰扰,无端树敌结仇,

我自身谋划本就淡泊无求。

闲居时减少欲望以养病体,

独自静坐清心观看水流。

名姓不会随人事变迁而改变,

文章只待后世贤人来寻求。

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

月满松风小径自是一片清幽。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世论纷纷枉见仇,吾身自计本悠悠”直接点出主题,即世间的舆论纷扰,常常让人无端树敌,而自己则淡泊名利,不计较这些,颔联“闲居寡欲养身病,独坐清心看水流”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通过减少欲望来养病,独自静坐清心观看水流,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颈联“名姓不随人事改,文章惟待后贤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文章价值的自信,尾联“何时归隐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闲适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清幽淡雅,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章价值的自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对官场的黑暗和世俗的纷扰有着深刻的体会,晚年时期,他逐渐厌倦了官场的争斗和世俗的纷扰,开始向往闲适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怀,以及他对人生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