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见秋风至,孤梦潜随夜漏长。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长

唐·王勃

一年又见秋风至,孤梦潜随夜漏长。

林已落叶鸿雁尽,庭前菊蕊半含霜。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自幼聪颖,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骈文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更是千古传诵的佳作,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早年因才华出众而名扬四海,但后因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令人惋惜。

译文

又是一年秋风萧瑟之时,孤独的梦境悄然随着夜漏(古代计时器)的滴答声延长,树林中的叶子已经落尽,鸿雁也已南飞殆尽,庭院前的菊花含苞待放,却已半沾秋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凄凉,首句“一年又见秋风至”点明时节,秋风又起,一年时光匆匆流逝,次句“孤梦潜随夜漏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梦境中的孤独感随着夜漏的滴答声而愈发强烈,后两句通过描绘落叶、鸿雁、菊蕊等秋景,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一年又见秋风至”既点明了时节,又隐含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次句“孤梦潜随夜漏长”则巧妙地运用了“孤梦”与“夜漏”两个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秋夜的寂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景,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王勃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王勃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才名遭人嫉妒而陷入困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孤寂与凄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