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十》,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十
宋·杨万里
暮嫌风雨作新寒,一树青枫已半丹。
未得江楼看晚翠,且呼山友醉秋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颖奇特,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傍晚时分,我嫌弃风雨交加带来了新的寒意,只见一棵青枫树的叶子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红色,还没有机会登上江楼去观赏那傍晚时分的翠绿景色,姑且呼唤山中的朋友一起沉醉在这秋天的风光里。
释义
“暮嫌风雨作新寒”描绘了傍晚时分风雨交加,天气转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一树青枫已半丹”则通过青枫树叶子的变化,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未得江楼看晚翠”表达了诗人未能如愿登上江楼观赏美景的遗憾。“且呼山友醉秋光”则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即使未能如愿,也依然能够享受与山中朋友共醉秋光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晚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青枫等自然景物,展现了秋天的特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暮嫌风雨作新寒”以风雨交加、天气转寒为引子,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一树青枫已半丹”则以青枫树叶子的变化为线索,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则通过诗人未能如愿登上江楼观赏美景的遗憾和与山中朋友共醉秋光的乐趣,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他善于观察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将其融入诗歌之中,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诗人的个人境遇,虽然未能如愿登上江楼观赏美景,但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与山中朋友共醉秋光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