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空山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雪后松风清似鹤,云间石径冷如芜。
幽居自有闲中趣,野客何须问酒垆。
月满林扉人迹少,梅花开处一禽孤。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空旷的山中清寒之气直透人的肌肤骨髓,这里没有一丝尘埃,你能否住得下去呢?雪后的松风清爽得像白鹤飞翔,云间的石径冷清得如同荒芜之地,隐居在这里自有悠闲的乐趣,山野之人又何必去询问酒肆所在呢?月光洒满林间小屋,人迹罕至,梅花盛开之处,只有一只孤鸟相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寒与幽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清寒直入人肌骨”直接点出山中气候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冷与超脱,次句“一点尘埃住得无?”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质疑与自我反问,实则是对自己选择的肯定,后两句则通过雪后松风、云间石径、幽居闲趣、月满林扉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闲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清寒、松风的清爽、石径的冷清以及幽居的闲适等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也借山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多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山林中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寒与幽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也借此机会向世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山林,既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内心的一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