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酬孝峙
宋·辛弃疾
石火光中寄此身,百年多病独登临。
一尊浊酒戛孤韵,万里归船弄长吟。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老来阅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多抒发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译文
在如石火闪电般短暂的人生中寄托此身,我已年岁老迈且多病缠身,却仍独自登上高处远望,手捧一杯浑浊的酒,吟咏着孤高的诗句,万里之外的归船正弄着长笛之声,虽然年岁已老,但我的情怀依然向往着天涯海角的广阔天地,到老来已经看尽了人间的繁华与衰败,世间万事变幻无常,只应以一笑来酬答。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虽处晚年,但仍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荣枯的豁达态度,通过“石火光中寄此身”的比喻,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宝贵;“一尊浊酒戛孤韵,万里归船弄长吟”则展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文人雅趣与高远志向。
赏析
这首词以“老来阅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为核心,展现了辛弃疾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豁达态度,前半部分通过“石火光中”、“多病独登临”等词句,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艰辛;后半部分则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及结尾的“一笑酬”表达了作者虽老犹壮、笑对人生的乐观精神,整首词情感深沉而不失豪迈,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是辛弃疾晚年词作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复国而多次遭到朝廷排挤与打压,晚年生活颇为困顿,尽管身处逆境,辛弃疾仍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词,辛弃疾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荣枯的深刻认识,以及虽处晚年但仍不失壮志豪情的豁达态度,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