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仙
唐·李商隐
常笑祖龙痴到底,一生辛苦觅安期。
徐福空携空满袖,至今不归沧海边。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但其作品往往寓意深远,难以捉摸,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构思新奇,语言优美,常通过象征、比兴等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常常嘲笑秦始皇(祖龙)愚昧到了极点,他一生都在辛苦地寻找长生不老的安期生,徐福(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空着手回来,却谎称已经找到了仙药,但至今他都没有回到那茫茫的沧海之边。
释义
这首诗通过讽刺秦始皇求仙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之说的怀疑和批判,诗中“常笑祖龙痴到底”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态度,认为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行为是愚蠢的。“一生辛苦觅安期”则进一步描述了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徐福空携空满袖”则揭示了求仙的虚妄和欺骗性,徐福作为方士,并没有真正找到仙药,却谎称已经找到,以此来欺骗秦始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秦始皇求仙的愚蠢和虚妄,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秦始皇的愚昧和徐福的欺骗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之说的怀疑和批判,认为这种追求是虚无缥缈的,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失望之中,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往往寻求各种方式来逃避现实,其中就包括追求长生不老等虚幻的东西,李商隐通过这首诗,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这首诗也可能与诗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有关,他在仕途上的不顺和生活中的挫折可能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