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村醪薄无力,衰颜也得暂时红。出自哪首诗?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饮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其四(附加,针对关键词的特定句)

莫笑村醪薄无力,衰颜也得暂时红。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造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其四特定句)不要笑话那农家自酿的村酒太淡薄无力,它也能让我的衰老容颜暂时变得红润起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赏析

“莫笑村醪薄无力,衰颜也得暂时红”这一句,是陆游在描绘乡村生活时,对农家自酿村酒的赞美,这里的“村醪”指的是农家自酿的薄酒,虽然不如市面上的名酒醇厚,但那份淳朴与真挚却足以让人沉醉,诗人以“莫笑”二字开头,既是对那些可能轻视农家酒的人的一种提醒,也是对自己即将享受这份简单快乐的自信表达,而“衰颜也得暂时红”,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饮酒后,即便是衰老的容颜也因酒意而泛起红晕,这不仅是对酒力的肯定,更是对乡村生活那份简单、质朴快乐的赞美。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创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他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年)积极支持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乾道二年(1166年),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罢官归乡,陆游在家乡居闲时,与乡亲们亲切交往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游山西村》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莫笑村醪薄无力,衰颜也得暂时红”一句,更是他对乡村生活真挚情感的流露。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