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恐清游从此少,锦城车马涨红尘。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锦城春望

唐·温庭筠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便恐清游从此少,锦城车马涨红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才华横溢,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译文

在蜀国曾听到杜鹃鸟(子规鸟)的啼叫,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每当听到杜鹃啼叫,就让人肝肠寸断,特别是在这阳春三月,更加思念远在巴地的亲人,每年都在横塘边送客,细雨蒙蒙中垂柳依依,画船停泊在岸边,真担心这样的清雅游览从此就少了,锦官城(成都)里车水马龙,尘土飞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鸟的啼叫和杜鹃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后两句则转而写送别的场景,以及担心清雅的游览因世事繁忙而减少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喧嚣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前两句以杜鹃鸟和杜鹃花为引子,巧妙地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杜鹃鸟和杜鹃花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寄托思乡之情的意象,后两句则通过送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同时以“锦城车马涨红尘”的喧嚣与前面的清雅游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温庭筠离开蜀地后,在宣城或其他地方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蜀地杜鹃鸟和杜鹃花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锦城(成都)的繁华与喧嚣,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