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载酒云生屦,僊穴寻梅雨垫巾。全诗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啸台载酒云生屦,僊穴寻梅雨垫巾”,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咏隐逸》,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咏隐逸》

明·高启

啸台载酒云生屦,僊穴寻梅雨垫巾。

林壑深藏人不见,水声终日伴闲身。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元末乱世,早年曾隐居青丘,以教书为生,后应召入朝,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因卷入政治斗争,高启最终被朱元璋腰斩于南京,年仅三十八岁,高启的诗文创作颇丰,风格清新俊逸,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啸台上饮酒,云雾缭绕,仿佛脚下的鞋子都生出了云彩;在仙人居住的洞穴中寻找梅花,雨水打湿了头巾,山林深邃,人迹罕至,隐者深藏其中,不为世人所见;只有潺潺的水声,终日陪伴着他那悠闲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隐者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啸台、僊穴(仙人居住的洞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载酒、寻梅等动作,则展现了隐者高雅的情趣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林壑深藏、水声终日,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隐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前两句通过“啸台载酒”和“僊穴寻梅”两个典型的动作,展现了隐者高雅的情趣和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后两句则通过“林壑深藏”和“水声终日”两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隐者隐居生活的宁静和闲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高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他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以逃避现实的苦难和纷争,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高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超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高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