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山城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偶落山城无事处,暂还老子自由身。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声。
云影悠悠随日去,松风阵阵伴人行。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心对月明。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写诗要有真性情,有个性,反对摹拟古人,更反对宋诗的矫揉造作和学问化的倾向。
译文
偶然间我落脚在这山城中的一处无事之地,暂时恢复了我自由自在的本性,闲暇时,我坐在石头上静静地观赏流水的潺潺,兴致来时,又在花间聆听鸟儿的欢鸣,云影随着日光悠悠地飘去,阵阵松风伴随着我悠然前行,这其中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只有我这颗孤独的心对着明月倾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枚在山城中暂时摆脱世俗纷扰,享受自由宁静生活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城中的闲适生活,首联“偶落山城无事处,暂还老子自由身”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暂时获得自由的喜悦,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心对月明”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孤独心境。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辞官归隐后,他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束缚,得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描绘山城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