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行
宋·董嗣杲
棹边蘸岸挼蓝水,篷外横空破墨山。
身在几重云水外,心无一点在尘寰。
作者及朝代
董嗣杲,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他一生未仕,以布衣终其一生,游历四方,写下大量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董嗣杲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表达内心的情感。
作者简介
董嗣杲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船桨轻轻触碰着岸边,仿佛蘸取了深蓝色的江水;船篷之外,横空而立的群山如同被墨汁泼洒过的画卷,我置身于重重云水之间,心境宁静,没有一丝杂念,仿佛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行舟时所见的自然美景,首句“棹边蘸岸挼蓝水”形象地描绘了船桨触碰岸边的情景,以及江水的深蓝色泽;次句“篷外横空破墨山”则生动地展现了船篷外群山的壮观景象,如同被墨汁泼洒过的画卷,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置身于自然之中,心境宁静,仿佛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上行舟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运用“蘸岸挼蓝水”和“横空破墨山”等生动的比喻,将江水和群山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身在几重云水外,心无一点在尘寰”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董嗣杲的游历经历有关,他一生未仕,以布衣终其一生,游历四方,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江上行舟时,他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