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饮酒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已於醉醒知狂圣,又向淳漓见古今。
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寻。
风前横笛斜吹雨,月下高楼酒半斟。
此去人间应更远,青山何处不知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酒醉与清醒之间,我已能分辨出何为狂放何为圣贤;又在酒质的醇厚与淡薄中,看到了古今世态的变迁,世间万事往往都在匆忙中出错,唯有静下心来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风前有人横笛斜吹,细雨蒙蒙,月光下高楼之上,我独自半斟着酒,此去人间,或许我将走得更远,但青山绿水之间,何处不能找到知音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态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首联“已於醉醒知狂圣,又向淳漓见古今”揭示了诗人通过饮酒体验到的两种境界:一是从醉醒中分辨狂圣,二是从酒质中洞察古今,颔联“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寻”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指出忙碌容易出错,而静心才能找到真理,颈联描绘了饮酒时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知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世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饮酒体验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愉悦或沉醉,更是精神上的觉醒和超脱,他能够在醉醒之间分辨狂圣,从酒质中洞察古今,这种洞察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厌倦和对静心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和内心的平静。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诗人虽然胸怀壮志,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常常借酒消愁,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不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人生、世态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