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消息动江边,渐见新春换故年。全诗是什么?

梦梦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梅花消息动江边,

渐见新春换故年。

作者及朝代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并称“边塞四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作者简介

高适早年仕途不顺,曾长期漫游四方,足迹遍及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他的诗歌以边塞题材最为著称,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高适的诗风雄浑豪放,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梅花开放的消息,传遍了江边,新年即将取代旧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身处异乡客栈,孤独无眠,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景,通过“旅馆寒灯”、“客心凄然”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而“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则通过想象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梅花消息动江边,渐见新春换故年”,以梅花开放和新春到来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无眠和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旅馆寒灯”、“客心凄然”、“梅花消息”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感人,诗人通过想象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使得诗歌在表达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适在除夕之夜,身处异乡客栈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因仕途不顺或战乱等原因而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客栈中度过除夕之夜,面对孤独和凄凉的环境,诗人不禁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他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寄托于诗歌之中,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除夜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和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