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灵澈上人

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

草色和烟暖更绿,桃花经雨润初红。

岩扉不掩松风细,石径初晴竹露浓。

野老逢迎应笑拙,闲僧来往亦从容。

作者简介

灵澈上人,唐代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自幼出家,深谙佛法,同时擅长诗文,与刘禹锡、皎然等文人有深厚交往,灵澈上人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山涧幽深,松树苍老,早已忘却了世间的荣枯兴衰;天空辽阔,白云悠然,任凭它们自由卷舒,春草在和煦的阳光下更显翠绿,桃花经过春雨的滋润初绽红颜,岩洞的门扉未掩,松风细细吹过;石径初晴,竹叶上的露珠浓密,山野的老人相逢时应该会笑话我的笨拙,而我这位闲散的僧人往来其间却也从容自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首联“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以自然景象寓含人生哲理,暗示诗人已忘却名利,心境如天空般广阔无垠,如云般自在逍遥,后三联则进一步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更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的“忘荣谢”与“任卷舒”,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林之中。

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灵澈上人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后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