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曲
唐·王涯
灯欲残时酒半消,断砧疏雨共无憀。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作者简介
王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广津,太原人,贞元进士,博学宏词科登第,历仕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贬虢州司户参军,文宗时复为相,甘露之变中被宦官仇士良所杀,终年七十余岁,王涯工属文,以诗知名,著有《王涯集》等。
译文
灯火将尽时酒意半消,窗外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和稀疏的秋雨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无尽的愁绪,夜深时分,风吹动竹林发出秋日的韵律,那万叶千声都是我心中的怨恨。
释义
灯欲残时:指夜晚的灯火即将熄灭,暗示时间已晚。
酒半消:酒意已退了一半,表示饮酒已有一段时间,心情有所放松但并未完全消除愁绪。
断砧疏雨:捣衣声断断续续,秋雨稀疏,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无憀:无聊,愁闷。
风竹敲秋韵:风吹动竹林发出的声音,象征着秋天的韵律。
万叶千声皆是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心中的怨恨之多,每一片竹叶的摇动、每一声秋风的吹拂都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怨恨。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灯残酒消、断砧疏雨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愁闷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感染力,特别是“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用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心中的怨恨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涯仕途不顺或遭遇挫折之时,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王涯在仕途上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但也曾经历过贬谪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愁闷和怨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和情感表达。